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25年7月,外国语学院组建实践团队,深入兴业县山心镇第二小学、牟村及玉林周边地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院青年学子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创新构建"五位一体"服务模式,将语言特长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动能。通过深入基层的实践锻炼,学院学子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童” 心筑梦・五育谱新篇
童馨支教团在山心镇第二小学开展的暑期活动,以多元课程融合 “五育并举” 理念,打造特色育人体系。“双语启蒙・红韵润童心”板块融合双语教学与红色教育,借《孔融让梨》动画开展双语教学渗透美德,通过红色影片、动态 PPT 讲党史,教唱《团结就是力量》等红歌;反诈防诈科普小课堂结合玩具诈骗、零食诱导等案例,用儿歌、情景剧讲防骗要点;“巧艺育美・绽放童真活力”则以创意手工与艺体课程为载体,从扭扭棒制花、石膏娃娃彩绘到球场投篮、舞蹈练习,构建 “创意启发——动手实践——自信展现”链条。整个活动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融入趣味互动,借助双语教学、实践操作、团队协作等多元形式,让学习兴趣自然生长,助力孩子们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图为童馨支教团创意手工课 刘渲琪 供图
图为童馨支教团合照 吕天乐 供图
“鬱” 见非遗・探寻文化之韵
中外大学生实践团组织中外学子先后走访了玉林最具代表性的五大非遗场所:在茶泡制作坊,实践团不仅观摩了选料、錾刻等传统工艺,更亲手体验制作过程;牛巴旗舰店内,了解12 道制作工序并见证了百年老店坚守传统与创新转型的结合;在羽毛画展馆欣赏翎羽拼接的艺术魅力;舞狮表演现场,铿锵的锣鼓声和矫健的舞姿赢得阵阵喝彩;八音体验环节共同演奏传统乐器,在音乐中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这次沉浸式体验活动不仅让学子们深入理解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激发了年轻一代的传承热情。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着手建立多语种资料库,助力玉林非遗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图为中外实践团合照 沈冰 供图
献血科普・传递公益温度
实践团赴兴业县山心镇第二小学开展献血科普活动,通过方言动画、法律解读和献血者故事破除“献血致体虚”等误区。设置趣味问答、签名墙等互动环节强化认知,并建立联络群持续推送科普知识。活动以“理论+实践+长效”模式,既提升了乡村地区献血科学认知,又以方言载体和双语推文打破信息壁垒,彰显了青年用专业赋能公益的社会价值,为基层医疗知识普及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范式。
图为“热血青春,‘语’爱同行”实践团开展献血科普活动 李友丽 供图
挂职牟村・助力乡村实事
学院学子在兴业县牟村挂职期间,走村串户,张贴种植补贴宣传广告,用通俗话语向村民讲解补贴政策,手把手帮填申请表,让惠农政策落地。同时,他们入户采访村民,倾听家庭收支、种植难题等情况,搭建起沟通桥梁。从田间地头的政策传递,到家中炕头的情况倾听,学院学子以“政策落地 + 民情洞察”的行动,助力乡村发展,用实干为牟村添彩,让挂职服务更贴民心、更具实效。
图为牟村挂职合照
英语助学·绽放青春风采
欢乐英语 go 志愿服务团以专业服务搭建英语学习桥梁,从基础的听说读写训练到针对性的英语四六级辅导,帮助学习者全面提升英语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语言梦想。活动创新性构建“专业指导—实践练习—交流提升”学习链条,让“严谨治学、互助共进”的学习态度不再是口号,而是融入每一次辅导、每一场交流的生动实践,通过持续服务让学好英语的信念在学生心中扎根。
图为欢乐英语go志愿服务团开展英语辅导活动 杨晗 供图
这场跨越夏日的青春实践,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递,更是责任与担当的淬炼。外国语学院学子们用专业所长架起文化传承的桥梁,以青春热血浇灌乡村教育的沃土,在服务基层的生动实践中实现了从"学以致用"到"用以促学"的升华。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长效机制,推动"三下乡"向"常下乡"转变,让青春之花在乡村振兴的广袤天地间绚丽绽放!